实验室动态

介电体超晶格实验室首次获得 “光子飞轮”级别的微腔光频梳

2020-10-12   2192    
    南京大学介电超晶格实验室的谢臻达教授课题组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黄书伟教授合作在克尔微腔光频梳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获得“光子飞轮”级别的耗散克尔光孤子光梳,具有亚飞秒的时间抖动(995 as)和超低相位噪声(-180 dBc/Hz@1 GHz载频),创造了目前微腔光频梳中的最好纪录,为高精度超小型“光钟”研制提供了一种关键备选元器件。研究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步泵浦”的新机制,利用光纤法布里珀罗微腔内腔增强的交叉偏振受激布里渊激光(SBL)间接泵浦产生光孤子光频梳,使自由运转状态下的微腔光频梳噪声水平就可以逼近光纤微腔本身较低的量子噪声极限,并且具有长时间的被动稳定性。

该工作以“Photonic Flywheel in a Monolithic Fiber Resonator”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南京大学博士生贾琨鹏和汪小涵为该项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的谢臻达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黄书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祝世宁院士对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5000, 2017YFA0303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90861, 11690031, 11621091, 1167416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前沿技术项目(BK20192001)和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B030329001)的资助。


基于光纤微腔和两步泵浦法产生光子飞轮级别的光孤子光梳。

本文由南京大学-介电体超晶格实验室(http://slab.nju.edu.cn)原创编辑,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
原文分享地址::http://slab.nju.edu.cn/newsdetail.aspx?id=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