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王漱明研究员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文章

2017-08-04   4941    

1.传统色差的超构透镜和消色差超构透镜的结构和聚焦示意图

近期,我研究组李涛教授、祝世宁院士研究组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蔡定平教授合作,在解决超构表面器件在连续宽频段上消色差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首先将透镜聚焦所需要的相位分解成两部分,即:频率无关的基础相位和频率相关的补偿相位(与频率成正比)。然后巧妙结合超构表面结构设计的两种方案(共振性和几何相位性),通过几何相位设计聚焦透镜需要的基础相位分布,再通过共振设计补偿不同频率带来的相位色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通常的共振带来相位变化都是突变的,不满足与频率成正比的线性相位补偿。本工作中,他们提出了新颖的“集成共振(integrate resonance)”方案,通过特殊排列的金属棒的多个共振之间的线性相位区域,成功设计出满足聚焦透镜要求的一系列不同斜率的线性相位补偿的结构单元(见图2a)。图2b显示了利用纳米加工制备的反射性超构透镜样品照片,整个镜片的直径约55微米。右侧电子显微镜照片反映出了该超构透镜的结构单元具有几何相位的旋转排布,以及不同纳米棒形状及数目的集成共振性质。

2. a)特殊排列的金属纳米棒结构与金属反射镜结合产生所需要的不同斜率线性相位补偿。

b)根据设计实验加工出的样品光学显微照片(左)和局部放大电子显微镜照片(右)

3. a)实验测量与(d)理论模拟获得消色差聚焦效果图(工作波段:1200nm-1650nm,带宽:450nm

接下来的光学测试获得的消色差效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符合的非常好。如图3所示,在1200nm1650nm的波段中,得到了很好的消色差聚焦效果,焦距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消色差聚焦镜的带宽达到了450nm,已经接近中心波长的1/3,这是现有报道中最大的消色差带宽,远远超出前人的结果。而且,这个方案不仅可以设计连续宽带的超构表面聚焦镜,还可以设计连续宽带的超构表面反射板。在同样的工作频段,所有频率的入射光束都可以以同一角度反射,见图4

4. a)连续宽带消色差超构表面反射板示意图,(b)不同频率相位差示意图,(c)理论计算各种频率下消色差样品的反射角度, d)实验制备消色差反射板的SEM图,(e)实验测试得到的反射效果

该工作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87 (2017) (DOI: 10.1038/s41467-017-00166-7)。我研究组研究员王漱明博士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吴品颉博士和台湾大学的苏文生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并列通讯作者是我研究组的李涛教授、王漱明研究员、祝世宁院士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蔡定平教授。该工作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和量子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的支持,同时也感谢南京大学登峰人才计划(B类)的支持。

本文由南京大学-介电体超晶格实验室(http://slab.nju.edu.cn)原创编辑,转发请注明来源及版权归属。
原文分享地址::http://slab.nju.edu.cn/newsdetail.aspx?id=124